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《洛基》-民運世代與新好萊塢電影的斷點


  李不才小時候有句流行語:「藍波洛基李麥克」,用台語唸則是「卵葩落去你別撿」。《藍波》(First Blood, 1982)與《洛基》(Rocky, 1975)已淡出大眾文化,除了老影迷仍記得童年時代的英雄身影,新一代觀眾大概無法想像當年兩片走紅的程度。港台影視多次引用了藍波與洛基形象,好萊塢更推出了惡搞電影《雞飛總動員(Hot Shots! Part Deux, 1993),本土已故漫畫家張友誠的《笑彈卡麥拉》也惡搞了這兩部電影。在八零年代洛基與藍波分別為拳擊與孤膽軍人的代名詞。作為體育電影,為何《洛基》此一形象能縱橫影壇四十年不衰,除了史特龍個人的個人魅力,更因本片繼承了「好萊塢新電影」的寫實元素、並抓緊了六零年代反戰與民權運動後的情緒餘波

  我們先將劇中洛基與拳王阿波羅(Apollo)的形象抽出並分組並列,便能彰顯出其中的潛在意涵:「白人無產者/黑人富翁」、「基層勞動者(黑幫打手)/體育明星」、「義大利種馬(白人移民)/山姆大叔(黑人扮演徵兵愛國者)」。這些對比以今日標準評價也許並不這麼具有政治意味,但將時間拉回民權運動與反戰運動的時代,兩者的衝突便極為顯著:1963年金恩博士(Martin Luther King, Jr. ,1929-1968)於華盛頓發表演說〈我有一個夢想〉(I Have a Dream)1964年黑人運動激進派領袖Malcolm X放棄傳播武裝革命,支持《民權法案》,同年四月國會通過該案,結束種族隔離。重點來了,1967年拳王阿里(Muhammad Ali-Ha)拒絕入伍打越戰,並留下經典名言「沒有越共叫我黑鬼(No Viet Cong called me Nigger)」。現在我們累積夠多的線索,可以證明洛基與阿波羅的對決不僅僅是「美國夢」的再現,兩人的拳頭代表了六零年代的價值衝突,以「拳擊」的肉體勝負取代了「思想」的論戰

    劇中並指出洛基於越戰期間有何遭遇,但從僅有的線索我們得知,洛基在學期間有頗為傑出的運動
    成就。他的好友Paulie的確有參軍經驗,卻落得淪落底層。阿波羅模仿的「山姆大叔(Uncle Sam)
    源自一戰經典徵兵文宣,深具挑釁意味。再加上他的國旗運動褲,整體形象便是宣告了自己便是
    「美國夢」的化身,對保守反動的白人觀眾而言,厭惡感大概不言可喻









  
  《洛基》於1976年上映,反戰與民權運動已取得相應成績,退下歷史舞台。但70年代起,美國陷入國家認同與經濟危機。1973年美軍退出越南,美國的國際威信與國民信心受創。更為雪上加霜的是,同年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為打擊以色列,宣布石油禁運,重創美國經濟。危機不僅於此,美國自二次大戰後奉行凱因斯經濟學,除充分就業與政府控管外,國家的福利支出不斷上升,終於成為不可承受之重。也是在70年代,戰後大步成長的國家經濟,首次出現了貿易逆差、生業率攀升、通貨膨脹、貧富差距擴大。上述困局讓保守勢力有了重登與台的機會,而雷根總統(Ronald Reagan, 1911-2004)的右翼保守政權(1980-1988)便是當時的最佳解答。從時代背景而觀,洛基確實抓住了「後民運時代」的群眾心理:保守、期許安定與經濟富足,期待「美國再次偉大(Make America Great Again)」。

     1975 年尚未發跡的史特龍觀看了阿里與Chuck Wepner的拳賽,為這位無名拳手的精神所感動,
     以此完成了《洛基》劇本。主角則來自為真實的拳王Rocky Marciano,義大利裔美國人,生涯
     無敗的絕對王者。在洛基家中與全館都可以看到他的海報。但在他之後,美國拳壇的重量級王
     冠為黑人獨佔。本劇以Rocky為名,多少有滿足白人心理的成分










  前文「《激流四勇士》-因為暴力,所以人性」寫到,六零年代中期起,好萊塢出現一批反傳統的新電影。傳統的好萊塢電影一方面受限於大型製片廠的製作需求,一方面面對嚴格的審查制度,在劇情與人物塑造迴避了社會與人性的陰暗角落。新電影面對當時的青少年(戰後嬰兒潮)與社會氛圍,以更為暴力刺激、灰暗寫實的內容吸引這批新觀眾。在電影手法也推陳出新,剪輯、運鏡、敘事皆有別以往。新電影不論是社會寫實、科幻、犯罪、驚悚或次文化題材,有著相近的核心價值-質疑當代文明、反思人性。

  我們以新電影的標準檢視《洛基》,本片將洛基描繪為粗鄙無文的無賴,他的交際圈都是低階勞動者甚至是犯罪分子,而費城也被描繪為住滿低階勞動者的衰敗城市,可以說全片在進入「拳擊電影」的氛圍前,離傳統好萊塢電影較遠,較為接近新電影。但若以狹義定義審視之,《洛基》在情節與電影手法未有顯著突破,從導演John G. Avildsen的創作生涯來看,他並未創造出鮮明的作者印記。如此,有趣的問題來了,《洛基》的經典場景究竟從何而來,為何他能遊走與傳統與新電影之間?答案可能讓很多《洛基》影迷失望:本片在故事背景、台詞、人物塑造皆「參考」了經典寫實主義電影《岸上風雲》(On the Waterfront, 1954)


字太多先看個洛基猛男秀休息一下 = =


  簡述一下《岸上風雲》的劇情大綱:紐約港口的利益為公會把持,公會頭目Skelly以暴力與賄賂控制整個碼頭收益,工人請願遭到無情打壓。馬龍白蘭度(Marlon Brando)飾演的男主角Terry便是惡首的打手。他曾是大有前途的拳擊手,因為哥哥與首領賭外圍,被要求打假拳輸了比賽,從而退出拳壇,並成為邪惡組織爪牙。一次把風的任務中,組織謀殺了工人領袖,Terry出於罪惡感、好奇心與色心,接近了工運領袖的妹妹,在與之相處的過程中,逐漸了解工人處境,最後叛出組織,領導工人打倒了Skelly

伊力·卡山是美國電影圈最為爭議的人物,但他
成就無庸置疑:名作有《慾望街車》、《岸上風
雲》、《天倫夢覺》(East of Eden, 1955)等。
  有趣的地方來了,前文說到好萊塢新電影發展於60年代,為何《岸上風雲》這麼「政治不正確」、明顯偏向左派的電影能夠產出(須知當時仍是麥卡錫主義盛行的年代)?原因乃在導演伊力·卡山(Elia Kazan)政治立場同情左派,更一度參與共產黨。加入電影圈前,他是知名且賣座的劇場導演,合作的劇作家皆為寫實主義大師,如田納西·威廉斯(Tennessee Williams)與亞瑟·米勒(Arthur Miller)。除此之外,卡山同時也是「演員工作室(Actors Studio)」創辦人之一,該機構教導演員學習源自俄國的寫實主義表演方法,育成無數傑出演員,如馬龍白蘭度、保羅紐曼、勞勃狄尼諾、艾爾帕西諾等,可謂影帝搖籃。卡山在當時的好萊塢確實是個異數,他將寫實主義的活水注入電影圈。可惜的是,二戰後的美國為圍堵國內共產勢力升高了忠誠調查層級,麥卡錫主義與非美活動調查協會介入了各文化領域,懷有左派認同或有嫌疑的創作人遭到調查,甚至逐出國門與文化圈,好萊塢亦不能倖免。經過這波打擊,好萊塢的左派影人不得從影,卡山則是屈於調查壓力,供出了左翼分子名單,得以在好萊塢生存,同時也背負了告密者的臭名。

  回到電影《洛基》,先就不同元素分析本片對《岸上風雲》的挪用:在人物塑造上,洛基與Terry皆是落魄的拳擊手,為生活成為黑幫打手,兩者除了口齒不清(當然也有史特龍的口條問題)、腦袋略帶喜憨,連把妹路數都一樣慘不忍睹,差異只在洛基女友比較「寫實」,明顯沒有Terry的馬子正。場景挪用包含了洛基與女友的擁吻、洛基與經紀人的衝突,較不明顯的是洛基與女友溜冰場時的對話與運鏡方式,類同於Terry與女友的散步場景。



  討論至此,我們可以看到《洛基》在背景設定、場景/鏡頭、人物塑造多所取材《岸上風雲》。但也只限於影片前半,在進入「拳擊電影」後,本片的氛圍驟變-原先的寫實主義元素,一一轉變為通俗電影套路:首先是洛基與安德莉亞,不只是心理狀態大轉變,外貌打扮從慘不忍睹變得讓人看得順眼。原本拖累洛基行正途的小舅子與黑道老大,一個是酗酒粗暴的低階勞動者、一個是冷酷的黑幫老大,居然成為「拳擊手洛基」的支持者。發展較為一致的腳色倒是與洛基衝突最為劇烈的教練米奇(Mickey),他與洛基的和解不純粹是為了洛基,也為了自己能培育拳王挑戰者的夢想,而此一私心被戳破後他落寞離去,最終兩人和解。可以說這段演出是全片情緒轉折的核心,也因為米奇人物發展的合理性,才讓電影的前後段風格差異不至過於突兀。

  回到本文的討論核心,《洛基》確實抓住了好萊塢新電影與後民運時代的社會氛圍。它為後世的拳擊/體育電影立下了成功典範:以寫實筆觸刻畫人物,讓其餘生活困頓中堅守夢想,最終與競技重新贏得生活與榮耀;如《登峰造極》(Million Dollar Baby, 2004)、《勇者無敵》(Warrior, 2011)、《燃燒鬥魂》(The Fighter, 2010)等。這個模式也影響了香港電影,如劉德華從影的第一百部作品《阿虎》(2000)、張家輝化身猛男的《激戰》(2013)。此模式的忠實擁護者是喜劇天王周星馳,他的電影大量採取「先抑後揚」,其它如《新精武門》(1991)的瀟灑哥直接挪用洛基造型,《喜劇之王》(1999)周星馳與吳孟達的衝突對話,更是直接挪用了《洛基》的經典橋段。《少林足球》(2001)金剛腿帶著阿梅逛百貨公司也是出自該片。




  從大量的後世引用可見《洛基》模式確為經典範例,可供後人一再參考。而《洛基》系列的發展也與這條規律息息相關-當劇情的寫實性越高,電影的可看性越高;《洛基》第一、六集最受好評,第二集為生活而戰仍算合理,三、四完全脫離寫實元素,所幸娛樂性撐起可看性,五則爛到不知所謂。2015年推出續傳《金牌拳手》(Creed),主角線(Creed)只能說不過不失,編劇只用了穩健安全的手法刻畫該人物,反倒是老年洛基徘徊生死與心境轉換值得讚賞,史特龍也憑本片再度入圍奧斯卡。上述電影雖各取所需的挪用「《洛基》公式」,但最終仍未能突破洛基的影響力。原因不在於電影,而在於時代氛圍:革命世代到保守主義回歸、新電影到商業電影,《洛基》確實銜接了兩種訴求,因此看似矛盾的寫實與浪漫格調並不直接衝突,而成為了見證時代變遷的指標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比起《洛基》將民運世代與保守主義的對立化為角色形象,婉轉紓解了美國群眾的情緒,《第一滴血》
 以越戰退伍軍人為主體,直接衝撞反戰運動。等哪天不才腦袋被馬踢了,或許會針 對這個題材撰寫專
 文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本文參考書目:
《舊好萊塢‧新好萊塢》,托馬斯‧沙茲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
《好萊塢-電影與意識形態》,雷吉斯‧迪布瓦,北京:商務出版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